膀胱過動症之診斷和治療指引
婦產科/黃淑君主任
膀胱過動症之定義
膀胱過動症是個症狀症候群,是以臨床下泌尿道症狀的表現作為診斷依據。根據國際尿控協會和國際婦女泌尿學會的共同報告,膀胱過動症的定義為:在沒有泌尿道感染或其他明顯的病徵下,有急尿的症狀,通常會伴隨頻尿和夜尿,也可能會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現象。
膀胱過動症之診斷和治療
在此參考美國泌尿學會的診斷與治療指引,(圖一)為膀胱過動症之建議診斷和治療流程圖。病史詢問時,必須仔細的評估疾病史、服用的藥物、手術史等,並安排尿液檢測並排除泌尿道感染的情況。身體檢查時,應進行骨盆底檢查以鑑別是否有骨盆器官脫垂或萎縮性陰道炎的現象。如果膀胱過動症之診斷明確,則進入病人教育、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和重新評估等的治療流程。如果診斷不明確或需要更多的訊息作判斷,可以進一步安排尿液細菌培養、測排尿後餘尿量、膀胱日誌和問卷調查。如果不是膀胱過動症或是複雜性膀胱過動症,可給予治療或專家轉介。

膀胱過動患者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1. 避免會刺激膀胱或有利尿作用而產生更多尿液的食物或飲料,例如含咖啡因的飲料、酒、汽水、酸性食物或飲料、含蕃茄的製品、巧克力、人工代糖和辛辣的食物。
2. 便秘會加重膀胱過動的症狀,所以應該多吃高纖食物。
3. 喝足夠的水分可避免尿液濃度過高而造成膀胱的刺激、泌尿道感染和便秘。
4. 控制體重、避免過胖。
5. 睡前兩小時不要喝太多水,以減少晚上起來上廁所的次數。
6. 當尿急時,要避免快走或奔跑,先深呼吸或是坐著稍作休息,並快速收縮骨盆底肌肉約5-10次,然後再不疾不徐地走到廁所。
